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年来,5项工作获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7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3个案例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一、紧跟决策部署,坚持与中心大局同频,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388人、提起公诉691人。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依法办理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系列案件。起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35人,起诉“黄赌毒”“盗抢骗”等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犯罪256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普法宣传。深化“全民反诈”“断卡”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90人、网络赌博犯罪54人。
助力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起诉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8人,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7人,为企业挽回损失48万元。会同公安机关开展涉民营企业“挂案”清理工作,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开展侦查活动监督14件次,监督立案3件,监督撤案12件。设立“检察服务站”3个,建立长效“检银”合作机制,推进商业银行法治化建设。针对辖区内商业银行近年来多次发生信贷风险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开展定制化法治讲座,共同建设法治文化长廊,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持续筑牢流域治理法治屏障。认真开展“助力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以检察之力共绘生态之美。持续推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工作模式,重点惩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滥伐林木等破坏流域环境资源刑事犯罪5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件,督促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320吨,恢复耕地、林地436平方米,督促补种树木2700株。联合区人民法院、区水利和湖泊局在两河口水库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凝聚生态保护合力。
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社会治理。依法有序推进轻罪治理,对初犯、偶犯等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当宽则宽,依法不批准逮捕46人,不起诉168人,促使703名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接受处罚。推行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办理轻微刑事案件9件,提存保证金103.5万元,通过前置性解决赔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基层综治中心,通过“一窗口受理、一体化服务”,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构建“人大+检察”联动工作机制,在风光社区建立全市首个“人大代表检察联络站”,推动“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向基层延伸、向广度拓展。以“检察之治”助力“社会之治”,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件,采纳和回复率100%。
二、牢记人民至上,坚持与民心民意同向,以高质效民生保障践行司法为民
倾心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工作,聚焦药品安全,办理相关案件4件,形成“刑事打击+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追责体系。紧盯食品安全,深入开展网络新业态涉食品安全专项监督,针对网络平台直播售卖预包装食品信息公示问题,督促行政主管部门整治网络销售食品商家319家,下线问题商户23户,规范信息公示问题119户,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持续保障公共安全,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13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消除安全隐患135处,新增充电桩286个。“检护民生”相关工作被湖北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报道。
倾忱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深化老年人群体权益保障,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犯罪,依法起诉11人。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依法起诉恶意欠薪犯罪5人,帮助31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68.34万元。充分发挥民事检察支持起诉作用,为15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依法支持起诉3件。聚焦困难群体,联合教育、民政、医疗、妇联等八个部门会签《关于在随州市曾都区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0件,发放司法救助金9.4万元。
倾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始终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6人。对17名涉罪未成年人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助力35名涉罪未成年人复学、就业。深度融入家庭保护,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报道。扎实融入学校保护,讲好“开学第一课”,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18场次,制作的短视频《拒绝校园霸凌守护少年的你》,在全区中小学校广泛宣传,获得一致好评。主动融入社会保护,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制发磋商意见函7份,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对校园周边酒吧、网吧、电竞酒店、烟草零售点等经营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进行专项治理,推动50家商家进行整改。全面融入政府保护,建立由政法委牵头,检察机关主导,公安、法院、民政、教育等九部门共同参与的“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协作机制,汇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倾力回应涉法涉检合理诉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成果,对267件信访案件以及院领导包案办理的19件首次信访案件,均确保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100%。与区司法局建立检调对接机制,以“公开听证+第三方力量参与”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组织检察听证113次,引入第三方民间调解组织化解矛盾5件次。
三、深耕主责主业,坚持与法治社会同行,以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提质增效做强刑事检察监督。加强侦查活动监督,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规范化运行,提前介入侦查活动50件次,监督立案26件,监督撤案54件,纠正漏捕漏诉55人,提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通知207件次,同比增长88.2%。加强刑事审判活动监督,依法纠正审判活动违法6件,提出抗诉7件。开展“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行为监督”专项行动,办理案件85件。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常规检查、交叉巡回检察,纠正脱漏管情形12起,有效提升社区矫正监管质效。加强与监察机关工作衔接,审查起诉各类职务犯罪案件6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协同推进清廉曾都建设。
精准务实做优民事检察监督。立案办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22件,制发检察建议13件。加强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推动破产企业债权人追收股东未缴出资,保障破产程序公正高效运行。强化民事审判活动违法监督,移送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嫌疑人2人,避免通过司法手段转移财产32万元。深化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监督执行活动违法问题7件,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依法实现。虚假诉讼、民事执行监督两项工作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依法规范做实行政检察监督。立案办理各类行政监督案件15件,制发检察建议15件,监督意见采纳率100%。在诉前介入行政争议调处,实质性化解矛盾4件。促进依法行政,发现并纠正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和不行使职权3起。充分发挥“一手托两家”职能作用,推动法院和行政主管部门在信息共享和防范预警上齐抓共管,筑牢执法司法权威。做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对决定不起诉的案件依法提出检察意见53件,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聚焦重点做精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立案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53件,制发检察建议24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油烟污染和噪音扰民问题,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462家,调处商业街噪音投诉61起。开展餐厨垃圾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养殖场、小作坊违规回收处置餐厨垃圾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件,助力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取缔违规小作坊,推动1050家餐饮商家与餐厨垃圾处理厂签订收运协议,实现餐厨垃圾单独收集、统一运输和集中处置的闭环管理。开展“促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活动,督促清理污泥垃圾33吨。积极开展“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招募和运行工作,接收志愿者提报线索36条,成案32件,邀请志愿者参与检察办案26件次。
四、锻造检察铁军,坚持与强基固本同筑,以高质效自身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党建铸魂把稳发展之舵。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规范落实“第一议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一步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属性,确保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构建“党建+办案团队”工作模式,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各支部干警轮流领学政治理论知识、开展交流发言,全方位推进党建与检察业务同频共振。“推动党建和未检深度融合助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在随州电视台《机关党建促先行》栏目展播。
队伍建设激发奋进之力。结合“三实三创”素能提升工程,深化“青蓝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分层分类管理,在青年干警成长不同阶段,安排不同层级的导师指导,针对性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能。青年检察官做客湖北之声《长江云说法》共话“检护民生”,青年干警策划参与的反诈短片《房·诈》被“长安湖北”采用。开设《曾检青年说》专栏,引导青年干警学有方向、干有目标、练有平台。1名青年干警入选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人才库,1名青年干警被评为湖北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3名青年干警在全市公诉人与律师辩论赛中荣获“优秀辩手”。
科学管理夯实前行之基。深入推进以“三个管理”为导向的检察管理转型。深化检察数字化改革,研发的罪犯交付执行、刑事“挂案”法律监督模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上架,累计运用模型发现违法线索600条,纠正刑事执行活动违法79件,发现立案监督线索30条,监督撤案13件。刑事“挂案”法律监督模型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十佳案例”、全市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优秀案例。
从严治检筑牢廉洁之堤。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检一刻也不能放松,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工作始终。深入开展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5次,引导干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和纪律上的规矩人。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工作纪律,检察人员主动记录报告有关重大事项51项,“逢过问必记录”成为常态。持续开展纪律作风等专项督察12次,常态化谈心谈话57人次,确保检察队伍纪律严明、作风过硬。
2025年工作安排
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持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把检察工作的成效转化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守护民生、保障善治的实效,在法治轨道上全力服务曾都“四区”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现代化曾都篇章。一是忠诚履职担当,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砥砺前行。二是恪守检察初心,在“解民忧”新要求中持续发力。三是牢记公平正义,在“高质效”新坐标中不断深耕。四是着力锻造本领,在“硬实力”新起点中精研锐进。